週一最大股票波動者:TM、AMPY等
價值板塊重創科技七巨頭
盈利前的期權交易:AAPL, AMZN, META, MSFT
隨着業績季的繼續,投資者本週正密切關注大型科技公司,尤其考慮到持續的交易緊張局勢。
市場技術面分析:美國股市的反彈會點燃你的下一筆交易嗎?
美國股市強勢回歸,強勁反彈讓交易員們充滿期待。這是新牛市的開始,還是動盪市場中的短暫時刻?
消息稱印度部分消費者在2016年就已預訂特斯拉Model 3
【TechWeb】4月2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在經過多年的嘗試之後,特斯拉電動汽車將進入印度市場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從2月底開始相繼傳出了特斯拉計劃在新德里和孟買開設在印度的首批門店、招聘銷售顧問的消息,上週也有消息稱特斯拉Model Y已開始在印度上路測試,爲上市銷售做準備。
股市點燃「Zweig推力」!歷史罕見信號亮起,多頭能否笑到最後?
美股連續反彈,標普500脫離修正區間,激活了40年來罕見的Zweig廣度推力指標。
科技股大甩賣?市場低迷期,4招教你精準抄底優質股
雖然市場短期動盪不安,但長期上漲的大勢未變。現在正是以更低價格佈局高質量科技股的絕佳時機。
比爾·阿克曼稱讚傑夫·貝佐斯支持的特斯拉競爭對手Slate Auto,表示它將會是「一項重大成功」
佩爾辛廣場的比爾·阿克曼稱讚了亞馬遜公司(納斯達克:AMZN)創始人傑夫·貝索斯支持的Slate Auto,因爲該公司最近公佈了其2萬美元的電動卡車。發生了什麼:引用了一篇發帖
美股迎來科技業績大考,但好消息也帶不動市場了
研究指出,在當前宏觀環境下,業績超預期的公司在次日(T+1)平均僅上漲50個點子,遠低於101個點子的歷史平均水平,而未達預期的公司則下跌247個點子,比下跌206個點子的歷史平均水平更爲嚴重。
美元指數小幅走高 受益於貿易摩擦降級及聯儲局獨立性擔憂緩解
美元本週初呈現溫和上行態勢,市場對全球貿易摩擦降溫的期待以及聯儲局獨立性風險降低提供了支撐。上週特朗普總統宣佈與日本的貿易談判取得進展,並明確表示無意解僱聯儲局主席鮑威爾。
就在上週,美股漲出了一個最強的看漲形態?
如果10天內,紐交所上漲股票佔總交易股票的比例從不足40%迅速攀升至61.5%以上,則觸發ZBT信號,這往往意味着市場從極度超賣迅速轉向極度超買。美銀分析稱,自1939年以來,每一次ZBT信號出現後的130和190個交易日,標普500指數都實現了上漲,平均漲幅高達17.1%和19.6%。
特斯拉一季度在國內市場營收43億美元 同比有下滑
【TechWeb】4月2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特斯拉上週發佈的業績顯示,主要營收來源的電動汽車交付量同比下滑的他們,在第一季度營收193.35億美元,不及去年同期的213.01億美元,同比下滑9%
隨着聊天機器人重新定義用戶搜索品牌的方式,谷歌面臨日益增長的威脅:ChatGPT概念股、Claude和其他人工智能機器人是否會成爲'終極'影響者?
隨着像OpenAI的ChatGPT概念股、Anthropic的Claude和Perplexity等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重塑用戶搜索信息的方式,品牌正在調整他們的策略以保持在這一新搜索中的可見性。
分析師對蘋果報告的在中國關稅壓力上升的情況下將iPhone生產轉移到印度的舉動表示懷疑:「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據報道,蘋果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APL)正在考慮將iPhone的組裝轉移到印度。但是,一位著名分析師對這一舉措在減輕中國關稅影響方面的潛在有效性表示懷疑。
據報道,特斯拉在中國開發了一種更便宜的Model Y 「E80」 變體,但功能較少
特斯拉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TSLA)中國分部正在開發廣受歡迎的Model Y跨界SUV的經濟實惠版本。
事關美國股市、加密貨幣交易!特朗普突發語出驚人……
特朗普表態,絕對支持禁止國會議員交易股票,但批評者質疑爲何美國總統本身就能推出TRUMP迷因幣,美國參議員據此提議彈劾行動。
凱西·伍德認爲Palantir將主導企業人工智能,想知道微軟將如何應對「巨大的顛覆」——Excel終於會死嗎?
優秀的投資者和基金經理凱瑟·伍德正在加倍押注於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 (納斯達克:PLTR),重申她對公司在企業人工智能競賽中領先能力的信心,因爲
數據中心熱潮沒有消退,但巨頭們確實按了「暫停鍵」
分析指出,AI整體資本支出依然強勁,市場需求並非撤退,而是「暫時的暫停」。根據麥肯錫的預測,未來五到七年數據中心市場預計將保持20%至25%的增長範圍,但逐年之間增長率會有波動。
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格局生變:小米時隔十年登頂,蘋果市佔率下滑
①分析師認爲,本次小米登頂原因主要是渠道體系優化,以及國家購機補貼政策。 ②市場整體基礎仍然偏弱,出貨量尚未恢復至疫情前同期水平。
埃隆·馬斯克表示,最佳人類外科醫生將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裏被機器人超越,並引用了他自己腦芯片公司的例子。
埃隆·馬斯克表示,手術刀即將失去其頭號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算法和執行器,他預測「機器人將在幾年內超越優秀的人類外科醫生,並在大約5年內超越最優秀的人類外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