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表分析師表示,人工智能機會未體現在股價中,歡迎分拆嘗試:'GOOGL分開更有價值'
Alphabet Inc.(納斯達克:GOOG)(納斯達克:GOOGL)分析師分析了YouTube和雲服務的增長,並在第一季度財務結果後識別了公司的機會和風險。
中國 Renaissance 將Alphabet的目標價從225美元調至207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根據FactSet的調查,Alphabet (GOOGL) 的平均評級爲買入,平均價格目標爲202.38美元。
價值板塊重創科技七巨頭
市場技術面分析:美國股市的反彈會點燃你的下一筆交易嗎?
美國股市強勢回歸,強勁反彈讓交易員們充滿期待。這是新牛市的開始,還是動盪市場中的短暫時刻?
伯恩斯坦:谷歌的「最差」表現能否成爲其最好的表現?
Alphabet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GOOGL)最近公佈了季度業績後,伯恩斯坦的分析師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這家科技巨頭面臨的最大挑戰最終會變成最大的機遇嗎?
每日街頭回顧:Alphabet帶來收益 -- 華爾街日報
科技股推動股票上漲。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了1.3%,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S&P 500則小幅上漲。三個指數在上週以穩定的收益收盤,抵消了前一週的損失。
隨着聊天機器人重新定義用戶搜索品牌的方式,谷歌面臨日益增長的威脅:ChatGPT概念股、Claude和其他人工智能機器人是否會成爲'終極'影響者?
隨着像OpenAI的ChatGPT概念股、Anthropic的Claude和Perplexity等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重塑用戶搜索信息的方式,品牌正在調整他們的策略以保持在這一新搜索中的可見性。
業績前瞻 | Meta(META.US)難題不斷,但華爾街仍期待一份「優秀答卷」
Meta將在週三美股盤後公佈第一季度業績。
谷歌發佈25Q1業績,算力需求延續 | 投研報告
《大行》美銀證券升Alphabet(GOOGL.US)目標價至200美元 維持「買入」評級
數據中心熱潮沒有消退,但巨頭們確實按了「暫停鍵」
分析指出,AI整體資本支出依然強勁,市場需求並非撤退,而是「暫時的暫停」。根據麥肯錫的預測,未來五到七年數據中心市場預計將保持20%至25%的增長範圍,但逐年之間增長率會有波動。
快訊 | Alphabet Inc : 雷蒙德·詹姆斯將目標價從205美元下調至185美元
業績季一週綜述:科技巨頭表現分化,工業醫療板塊穩健,本週巨頭放榜!
Alphabet(GOOGL):Q1營收902億美元(+12% YoY),凈利潤345億美元(+46%),廣告業務(搜索+YouTube)收入669億美元超預期,雲業務收入123億美元(+28%)。宣佈70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但Waymo虧損擴大至12.3億美元。Alphabet遠期PE 18倍低於歷史均值
《大行》瑞銀升Alphabet(GOOGL.US)目標價至186美元 上調每股盈測
谷歌面臨新挑戰,廣告服務商嘗試在AI回覆中植入廣告
業績季大考接近尾聲,科技巨頭盈利增速追得上估值膨脹嗎?
本週,微軟、蘋果、Meta Platforms 和亞馬遜將在受到貿易戰和關稅引發經濟衰退擔憂影響的市場中發佈季度業績。
谷歌告訴法院,只有它能運行Chrome,警告說強制拆分將會破壞瀏覽器:『不要認爲它能被重新創建,』一位高管表示。
在週五,Chrome的總經理Parisa Tabriz在華盛頓聯邦法院作證時表示,該瀏覽器對Alphabet Inc.(納斯達克:GOOG)(納斯達克:GOOGL)擁有的Google的高度依賴。
2只令人驚歎的人工智能股票下跌27%和32%,投資者會希望自己在低谷時購買。
這是投資者爲何可能想要買入Alphabet和Meta Platforms的跌幅的原因。
摩托羅拉融合Perplexity、谷歌、Meta和微軟推出AI新機 OpenAI卻缺席
近日,摩托羅拉推出了其刀鋒(Razr)翻蓋手機的新版本,搭載由摩托羅拉自身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包括Perplexity、Meta、微軟和谷歌等多家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所驅動的功能。和蘋果、三星一樣,摩托羅拉也將人工智能作爲其新款手機的主要賣點。但與這兩家公司不同的是,摩托羅拉的手機融合了來自多家不同供應商的人工智能模型和服務。據稱,5月15日將推出的新款刀鋒、刀鋒加強版(Razr Plus)和刀鋒至尊版
谷歌:行政工作中使用AI平均每年可以節省122小時
格隆匯4月28日|谷歌表示,如果英國對其勞動力進行培訓,那麼英國有望從人工智能驅動的經濟增長中獲得4000億英鎊(約合5330億美元)的收益。此前,英國的一些試點項目表明,員工在行政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每年可以節省120多個小時。 谷歌在上週五發佈的一份關於其試點項目的報告中指出,一些簡單的舉措,比如允許員工使用人工智能,並提供幾個小時的入門培訓,有助於將這種新技術的採用率提高一倍,進而推動經濟增